创新师资培养模式,助推本土中文教师专业成长

西安考霸教育
2021-10-18

教师是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有研究表明,随着世界上开设中文课程的国家增多,中文师资缺口也越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大力推动本土中文教师培养是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为提升本土中文师资水平,语合中心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与国内外教育机构和企业合作,通过设立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合作开设中文师范专业、选聘本土中文教师在海外任教、开展在职本土中文教师培训等多种方式,为本土中文教师成长打开了通道。

在这一培养模式的支持下,千千万万有志于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各国青年,逐渐从一名中文学习者和爱好者,成长为一名扎根当地的本土中文教师。坦桑尼亚姑娘伊马妮·哈吉就是其中一位。

本土中文教师,搭建语言文化交流桥梁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座无虚席的教室里,哈吉站在讲台上,用熟练的中文唱着她最喜欢的歌曲,赢得台下学生们的阵阵掌声。甜美的歌声透过窗户,传到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校园中。

这位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坦桑尼亚姑娘还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韩雅。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与中国同事相处的闲暇时刻,她总是更喜欢人们用中文名字来称呼她。

1.jpg

读大学时,哈吉选修了学校开设的中文选修课,并顺利通过汉语水平考试。在中文老师的启发下,哈吉通过国际中文教育奖学金来到中国哈尔滨师范大学深造。

2018年,学成归来的哈吉经过选聘,成为一名本土中文教师。在最初一年多的时间里,哈吉主动承担了距达累斯萨拉姆约450公里的林迪省一所中学的中文教学工作。

让她欣慰的是,孩子们学习中文的热情很高,总是围着她询问关于中国的方方面面。“老师,我要好好学习中文,成为像你一样的人,也能去中国留学,长大以后当老师。”一个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话,坚定了她当好中文教师的决心。

哈吉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她任教的第一年,学校就有20名学生参加并全部通过汉语水平考试。鉴于哈吉为推进坦桑尼亚中文教学、促进中坦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2020年10月,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向她颁发了中国大使奖。

2.jpg

哈吉希望,未来坦中能有更丰富的文化交流,让更多坦桑尼亚年轻人有机会领略中文的魅力,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哈吉也期待能在她感兴趣的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继续深造,把更多知识传递给坦桑尼亚热爱中华文化的年轻人。

开辟多种渠道,增强本土师资力量储备  

“我很荣幸获得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来到中国留学,并随后实现了我的梦想,成为一名本土中文教师。”来自肯尼亚的茹丝说。

微信图片_20210205094802.jpg

在天津师范大学完成硕士学业后,她回到内罗毕大学成为了一名本土中文教师。“很多肯尼亚年轻人都很热爱中文。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为他们提供了改变人生的机会,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中文教师。”

据不完全统计,从奖学金设立至今,已有来自170多个国家的5万余名中文人才来华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历或进行短期研修,为各国培养了大批本土中文教师和储备力量。

除了奖学金,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开设中文专业,也为各国培养了一批本土师资。在菲律宾,2020年8月,19位五年制中文师范专业学生经过严格的考试从红溪礼示大学正式毕业。

这些毕业生不仅拥有中文教育和英语教育双学位,还持有菲律宾教师资格证和国际中文教师证书。根据培养协议,所有学生将投身菲律宾公立中学中文教学至少五年。

红溪礼示大学校长乔瑟夫表示,红溪礼示大学将继续招收中文师范专业学生,以促进中菲两国长期友好交流。

4.jpg

在柬埔寨,2020年10月,中柬双方签署共建柬埔寨本土中文师范专业(硕士)项目协议。该项目采用“1+1”柬中联合培养模式,首年培养任务由柬埔寨皇家科学院承担,次年培养任务由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承担,学生在华学习期间享受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完成学业后,由柬埔寨皇家科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授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柬中双硕士学位。

目前,语合中心已与13个国家的18所国外院校合作设立中文师范专业,累计培养中文师范专业生1500余人。

开展在职培训,助力本土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针对在职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培训为教师发展和当地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注入了不竭动力。

5.jpg

1月16日,在由语合中心和柬埔寨皇家科学院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期柬埔寨本土中文教师线上研修项目中,来自柬埔寨教学一线的100余名本土中文教师参与了研修。

培训邀请了6位知名国际中文教育专家和9名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国际中文教师授课,内容涵盖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中文教学知识、中文教学经验分享等,满足了本土教师多元的学习需求。

来自卜迭棉芷省中华学校的本土中文教师表示,从这次培中学到了很多新的中文本体知识和教学方法,对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

曾参加意大利本土中文教师培训的欧华兰说,自己从事中文教学已经十余载,因为在当地缺乏语言环境,同时又要教授学生,所以十分需要通过定期培训与同行进行交流,开阔自己的思路和视野。她表示,“参加培训能给我带来很多惊喜,丰富我的中文教学,收获很大。”

长期以来,语合中心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培养模式,合作举办各类教师专业培训,大力支持各国本土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中外中文教师近50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中文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不少专家指出,本土中文教师队伍有着诸多先天优势。随着海外中文师资需求日益提升,大力发展本土中文师资是保证各国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只有根据各国不同需求,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才能满足国际中文教师和中文人才长期发展的需要。

来源:新华网、新华国际头条、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柬华日报、语合中心


分享